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搜索 银行
  • 1237阅读
  • 0回复

《老子 第四十章》方悟

楼层直达
级别: 骑士
《老子 第四十章》方悟 lD)ZMaaS3  
王紫馨(方悟) 2010-7-9 %CV@FdB  
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 S~()A*5  
解读:本章讲什么是物的运动规律,强调物的运动规律是循环运动。 {e~#6.$:  
“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”对这一句的解释最常用的说法是:“道的运动规则是正反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循环往复的。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,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。” 这种说法在辩证的对应同一观看来,是用形而上学对立意识解读一个大辩证法家,他们总把“一分为二”说成是辩证法,不知真正的辩证法是强调“合”的,是“合二而一”。原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因提倡“合二而一”而受到批判,他是国内真正了解辩证法的人。 ~_6~Fi  
《老子 第四十章》是讲道的原理的诸章中,处一章、二十五章之后第三重要的章节,正确理解这一短短的话语,对把握道哲学至为重要。我们首先需要把辩证范畴系列再温习一下:辩证范畴系列分为“有系列”和“无系列”两大对应系列。各范畴两两对应,而非对立;共同存在,而非独立存在,故没有单独的纯有或纯无。同系列范畴可以互换,可以等同理解。即:存在是有,是物,一切存在都是(空间)有限的、(时间)暂时的、有条件的、具体的、相对的、偶然的现象,为动、为果、为异、为形式,是带有个性和特殊性的感性的东西。思维是无,是道,一切意识都反映着(空间)无限的、(时间)永恒的、无条件的、抽象的、绝对的、必然的本质,为静、为因、为同、为内容,是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理性的东西。人的思维活动看不见、摸不着,它没有实体,它所得出的认识都是从现实存在中抽象出来的,所以无存在于有中,这是“有生无”。反之,物质世界是循环发展的,每个循环过程都依据普遍共性、依据无变化,故又说“有生于无”(无生有)。“有”作为认识对象是说它是有实体的,“无”仅是说它没有实体,而不代表什么都没有,它是“无物之物”、“无象之象”。把辩证范畴作为整体看待,把它看成对应同一的系列,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,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”知其一必知其二,这个方法只能在黑格尔和老子那里学到。本质、共性就是规律,就是道,这些你懂了,整篇《老子》就读通了。从范畴体系看,人类的文明史、认识史就是有与无的认识史,哲学史就可以看作对“有、无”范畴解说的杂陈,而我们如果能“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”,则必能开始一个“道纪”。 $9YAq/#Q  
“动”是变化,“静“是不变。第十六章讲“致虚极,守静笃。”“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”当你了解道所代表的普遍共性是静,就会对“道的运动”的说法产生疑问:道静、道动?大家都晓得“道 ”是客观规律体系,客观规律是不会变化的,由此《老子 二十五章》才说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”二十一章也说“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”变了就改了,就无信了。十六章讲“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”,不变的东西才能形成常规,才能知之。道若不动,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动?关键在“之”字的理解上。一般人把“之”字理解为“的”,“道之动”当然就是说道的运动了。我把“之”理解为“所说的”,而“道之动”就应译成“道所说的运动”,这样运动的主体就不是道,而是物了,它不再与前面几章矛盾,全书整体就统一了。 \f\ CK@  
“反者”,“反”,第一义同返,指循环,如第二十五章“远曰反”,就是“返回”之义,先是由近及远,复由远返近,回到出发点。第二义是反向,是说这个循环是向相反方面的运动。对应双方的循环运动就是从此至彼,再从彼至此, “相反相成、循环往复” 就是辩证法。第一句应译为:道所说的运动指由此至彼再返回来的循环运动方式。主流哲学一直反对循环说,恩格斯从黑格尔的“正-反-合” 引出一个否定之否定原理:正阶段,事物由于内部矛盾的发展过渡到反面,这是第一个否定;再由反阶段又过渡回正面,为否定之否定。事物的发展一个过程连着一个过程,通过否定实现过程的更替。哲学家李达认为,在事物发展的长链条中,经过两次否定,三个阶段——即肯定、否定、否定之否定,完成一个周期,所以他又把否定之否定称为肯定否定规律。否定之否定后的状态,用列宁的话说:仿佛是旧东西在高级基础上的回复,是“内容的前进、形式的复归”,是“螺旋式上升”,毛泽东称之为“波浪式前进”。两种哲学的差异何在?就在于辩证法讲的是纯概念,是对应范畴的循环,所以没有什么上升或下降的不同,也无所谓前进和后退,它只讲强或弱的阶段性,不看具体内容。形而上学则不会使用纯范畴进行思维,它眼中看的是物,是具体的东西,所以得势就是上升,失势就是下降,事物的发展还竟然出现了倒退。他们来解说老子,就认为“反”不能讲循环,仅是指反向而已,不知道这个世界居然还能回到原始状态,一切会重新开始。辩证哲学的循环是指大循环和抽象概念的循环。一些小的、具体循环我们可以看到,如四季——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,如植物——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”。而一些大的循环则超出人生,甚至超出人类生存周期,我们无法看到,如数千万年乃至数亿年的地质周期、数十亿年的星系周期和恒星周期。这个“周行而不殆”,我们只能从小周期去理悟。作为哲学理论,它已跳出具体的物,而主要讲抽象概念的循环。强弱、美丑、善恶等概念范畴对应循环的模式,运用于社会,便是强弱互见、吉凶易势的人生之道,《易经》上 “否极泰来”讲的便是这个道理。讲对应双方循环运动,借用强、弱概念,只是方便,那是春秋战国的流行语,便于受众接受。当时各国都在争强争霸,老子反对这种做法,主张真正的强者以弱者姿态出现,韬光养晦,以待时机。因为在强弱的循环中,你是向反方向循环的,所以守弱则强,处强则趋弱。故按道的要求,应知其强,守其弱,你的前途无量。战国后期,秦强势出击,攻城掠地,侵削三晋,引起六国惊惧,合纵抗秦,秦不得不对外示弱,韬光养晦,退还韩魏部分土地,固守函谷关,缓和了和六国的关系。但秦转而南吞巴蜀,北灭义渠,扩地千里,国力增加一倍。再向东,已无人能敌。 O?L6Ues  
第二句“弱者道之用”,“用”,利用,而非作用义。若论道的作用,只是维持这个世界的秩序,它本身无所谓善恶、强弱。不是道的作用就是弱,物该强则强,该弱则弱,看事物处于循环的那个阶段来决定。以弱势、保守的方法处世是道教所提倡的,而道哲学却并非逆来顺受或顺势而为。首句讲道所说的物质运动是循环,次句顺着第一句话说,讲利用道,利用客观规律,人应该站在循环发展的起始阶段,让弱循着发展趋势自己变强。这里仅是借用强弱概念,你也可以用荣辱或其它概念讲道之用。有人说:“老子口中的‘弱’,指的是一种能屈能伸的精神,一种谦虚卑下的态度。”他们不知道老子的“弱”是指发展的阶段和状态,而不是精神和态度。我曾多次强调,道要求人们站在事物发展的上游,这样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,处于循环的适当位置,你就可以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”,乘风破浪,一帆风顺。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,能否借助自然力量来达目的,是会不会运用道、运用客观规律的评价标准。许多人不懂老子为什么说“贵食母”,这是拿人来比喻,食母者乳儿也。你现在活了百岁,可谓长寿,小儿初生齿未全,不离娘怀惧人前,寿字未有一撇。若论过去的经历,老者为尊;若论未来,归根结底是人家食母族的。老子在考问我们,要眼前还是要长远?三十章讲“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”所以有道者是取表面弱势以待趋强的人,是守辱待荣的人,是在黑暗中等待光明到来的人。不是如道教道士终生只知柔弱,不是如儒生空谈误国的人,你了解不了解道,于此处一目了然。 s;e%*4  
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“有”所生化出来的,“有”是存在,它从“无”生化而来,“可以为天下母”嘛。本句如果换成现代哲学语言,应该这样说:天下万物都是存在,都是“有”。而“无”是思维抽象出来的自然规律,是万物赖以存在和进行生灭循环的依据。所以存在——有,是依照客观规律,从“无”中产生的。既然运动是循环,有和无也是循环的。规律是现实存在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,所以可说“无生于有,无在有中”,加此一句,有、无之间的关系描述就完整了。 @`xR1pXQ  
不少人讲什么“反者”、“正者”,“弱者”、“强者”,走形而上学之路,说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“弱者、强者 就是阴阳。有了阴阳道才能动,才有作用。”他们不了解当哲学家们用抽象的哲学范畴来看这个世界时,会怎样描绘世界的变化,“用”不是作用之义,是利用之义,人们了解自然规律难道是为看它如何起作用吗?感性已经给了人们足够多的现象信息,人类需要的是用理性来理解未知世界。马哲在认识论的这一部分是对的,人们研究自然规律,不仅仅是了解它怎样起作用,更重要的是怎样利用客观规律来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服务,否则终其一生也难脱离玄学和道教。老子本是古人留给我们后世最大价值,只知养生,不能描述一个新的世界图景,道就被今人糟蹋了。 )lg>'O  
PvF3a `&r  
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 !0!m |^c5  
译文: Of0(.-Q w  
循环反复是道所说的物的运动,也是代表存在物的概念范畴的运动。利用这个运动规律,我们应使自己处于循环过程的初始阶段,以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。(拿强、弱这对范畴来说,世人愿强,但强的未来是弱,而弱的未来是强)运用这种认识,我们暂甘示弱,以待趋强的时机,这样做,才是真正的利用规律。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客观存在,哲学上称为“有”,可以说它们是“有”生化出来的。“有”又是根据客观规律体系——“无”生化出来的。(哲学上,存在为有,思维是无,人类思维的结晶是客观规律体系,即科学体系,人们做事情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,否则就要碰壁,这好像人走路必须沿着开辟出的道路行走,否则不是走不通,就是大费其力。因此,研究客观规律的哲学就被称为“道”,“道”哲学就叫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。客观规律是普遍共性,是从带特殊性的个性事物中抽象出来的,因而无实体,所以老子称自己的哲学为“非常道”、为“无”。个性事物必须按客观规律发展变化,所以可把道看成孕育天下事物的母体。) hGh91c;4  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fangwu06 +-~8t^  
o5LyBUJ  
G%ytp=N  
快速回复

限150 字节
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,建议存为草稿
 
上一个 下一个